
一、基本情况
刘茜(1981-),43岁,法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民商法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法学会妇女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平川律师事务所律师。
二、师德师风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三、工作经历
第一,重大局敢担当,政治素养较高。扎根教学一线17年,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勇于承担民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均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教学质量评估优秀;2021、202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年终考核优秀。2023年获评河北大学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第二,重创新强执行,业务能力过硬。教学方面,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荣获2019年河北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三等奖、2023年第三届河北大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荣誉称号。科研方面,夯实基础、精进专业,2022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生态福利的法律延拓与体系实现研究》1项,2017年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福利法律制度研究》1项,主持省级课题6项。已出版专著《生态福利法律制度研究》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期刊5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专著《生态福利法律制度研究》荣获第十七届(2018-201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荣获第八届(2012-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3年荣获河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第三,重团结讲协作,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任民商法教研室主任期间,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协调完成试卷核查、教研室课程安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多项院校工作任务;任河北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教工第一支部委员会组织委员期间,负责组织党员活动、收缴党费等工作;连续担任两届(2017级、2021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实验班班主任,其中,2017级卓法班考研率达70%,两届卓法班均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班主任享受同级先进德育工作者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