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德优秀先进典型事迹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专题教育 -> 师德优秀先进典型事迹 -> 正文

2024年师德标兵王伟明:为医救死扶伤,为师教书育人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11-18

医者,乃白衣天使,健康守护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她是一名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生,她是一名站在讲台上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她是一位……她用点滴平凡故事,书写着医务工作者的不平凡的教师情怀。

——题记

2004年王伟明同志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二病区的病区主任,首席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20年,从教18年,先后于2014、2016年获得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卫健委颁发的河北省高、中等院校临床技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1年被评为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首席医生,2022、2023年获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称号。这一次次的荣誉,见证了她为病人的辛苦付出,为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走出医院,走进基层医疗单位,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培养出优秀的专科专病医生,更好的服务老百姓。

培育仁心妙术的未来医者

2004年她走出医科大学的校门,就踏上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一线工作岗位。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仅承担着繁杂的临床、科研工作,还同时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在医学这片浩瀚的海洋中航行多年,王伟明始终怀揣着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这份情感驱使她不仅在临床一线救死扶伤,更在教学的舞台上倾囊相授,致力于培养出既具备精湛医术又拥有高尚医德的未来医者。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始终贯穿在她的临床工作中。妇科是一个手术科室,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分为不同的级别手术,年轻医生需要手把手带起,留给她们充分的机会,每一针每一线,都做到规范的要求。年资高一点的医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临床操作技能,但是王伟明放手不放眼,培养她们扎实基础的手术能力时,还尽可能能让她们在每一台手术中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收获,争取做到一步一个脚印,让她们快速的成长起来。曾记得小韩医生的一个夜班,赶上急诊收住了一名宫外孕的患者,腹腔内出血,需要急诊手术探查。但是患者持有抵触心理,拒绝开腹手术,强烈要求施行腹腔镜微创手术。韩医生入职时间较短,对腹腔镜手术还不是很自信。那天正值王伟明主任的副班,她大半夜火速从家中赶到医院,二话没说帮助韩医生成功完成了微创手术,培养了她充分的自信。正是这种一次次传帮带的经历都让年轻大夫刻骨铭心,收获满满。从充满荆棘坎坷的临床工作中一路走来,必须要做到稳扎稳打,才能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所以临床教学中,她的教学目标始终清晰而坚定: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治疗疾病,更要引导他们理解何为医者仁心,如何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保持人性的温暖与光辉。3年前还有一位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手术行的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该患者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腹水和胸水,虽然经积极查找原因,反复组织全院会诊,但始终不能明确诊断。后因病情复杂,建议转上级医院。王伟明主任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给患者进行爱心捐款,患者及家属千恩万谢,临走前非要给大家跪下。目前虽然医患关系有所紧张,医疗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但只要大家始终真心相待,正是对“不忘初心”最好的诠释。

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教学生看好病,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面对的是病人,而非仅仅是疾病本身!王伟明作为带教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在面对患者时,首先要学会倾听,用同理心理解他们的痛苦与不安,让医疗过程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技术操作,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旅程。今年高考前夕,一名高中生面临高考,突然出现卵巢囊肿蒂扭转,需要急诊手术,但孩子后天就要走进考场,面临人生的一次大考验,否则就得延误一年。经综合考虑,王伟明主任紧急为患者进行了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后第一天小姑娘就拔除尿管并下床活动,第二天顺利参加了高考。时隔一个月,孩子妈妈带着孩子来复诊,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高考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主治医生,她比孩子更高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她们做到了。

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留学生的临床带教,也是值得每个临床带教医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学习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较多,她们的英语发音有的不是很规范,中文又欠缺,造成了临床学习过程中的语言沟通障碍。针对实际情况,她带领病区的医护老师坚持每周五进行英语学习,每周进行一次英语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大家的整体英语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与留学生的沟通日益顺畅,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其中有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叫瓦里斯,他对医学知识充满了极度的渴望和热情。在为期3周的妇科实践学习中,他积极参与临床查房、病历书写、模拟器训练、手术操作等,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再到临床实践,瓦里斯对妇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成出科前为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特地給科室写下了一封感言信,从这封信里,见证了王伟明老师作为医者的担当和教书育人的热情。从保定走出去,从河北走出去,从中国走出去,她们能做推广优质医疗资源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王伟明始终坚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3年,王伟明老师承担了河北省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中的盆底技术规范化诊疗项目,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她积极投身到基层培训工作中去。盆底疾病作为妇科的分支学科之一,对于大多数基层医生来说虽然很常见,但是诊断不规范,治疗不全面,经常会搞得一头雾水。她不辞辛苦,甘于奉献,经常牺牲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带领盆底诊治小分队,多次下乡,走进各个县市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基层单位,通过理论授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基层医院对盆底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明显提升。对于疑难复杂的病人通过会诊的方式,使之得到得到最大限度的诊治。她们形容这种行为是将讲台搬到基层单位,而这种形式也得到了基层单位的欢迎。自2020年起,科室定期举办盆底手拉手的学习班,理论加手术演示的带教,让大家在理论掌握的同时,进行临床实践,更好的应用理论知识到实践中去。

作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我们不仅要培养优秀的接班人,还要把科普健康讲座做好,将知识传播过程实现在现实生活中,让大众更好的参与进来,认识疾病,预防疾病,从自身做起。2024年王伟明带领盆底团队成员作客河北新闻广播《燕赵大医生》栏目,将盆底知识在全省进行了全面推广,让大家认识和了解什么是子宫脱垂,子宫脱垂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得了子宫脱垂应该怎么办等等。通过对这一系列群众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科普,在直播过程中就不断有热线打进来进行咨询和请教。除了这种形式的科普,她还在微信视频号中创办了“河大附院妇二”公众号,定期推送妇科专业视频,供大众赏析,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加强师德教育,不断自身提高

为确保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培养合格的人才。河北大学高度重视师德教育,2023年7月24日至7月30日,王伟明老师参加了河北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的“守初心铸师魂“中青年骨干教师师德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在广西大学举办,采取了专题报告、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等方式进行。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在昆仑关战役纪念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等地进行了学习参观。通过本次学习,联想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使她深深体会到不仅要学习广大英雄儿女和革命先烈大义凛然慷慨赴难的英雄气概,更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始终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爱岗敬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救死扶伤。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和旧址,她更深刻震撼的感受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世代有一个世代的使命,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烙印。湘江的战斗注定会被历史记住,它反映了老一代革命的先烈为了追求真理,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勇敢前进的奋斗献出精神。迄今为止,作为共产党员,不忘前辈们的初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勇气和责任,引领时代潮流的改革智慧,争夺创新时代中国的繁荣。

结合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中心,王伟明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临床带教以身作则,开展“助学成才,健康成长”等活动,教导学生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律己修身,尊师重教,养成优良学风。使学生优秀而不孤傲,刻苦而不呆板,努力而不投机,活跃而不庸俗,文明而不造作,亮丽而不妖艳,纯洁而不愚钝。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德育人,仁心仁术,争取培养出全面优秀的医学人才。

结语

医学教育之路漫长而艰辛,学生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步坚定前行的过程中,作为老师的她默默的付出一切,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对老师最好的诠释。王伟明表示作为一名教师,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她将继续秉持“仁心妙术”的教学理念,用心去引导、去培育每一位未来的医者。愿他们都能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患者前行的道路,让医学之光温暖每一颗需要关怀的心。